《协商济宁 · 为民之路》
——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济宁实践
(时长约10分钟)
一、创作背景
新时代的人民政协,肩负着“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实到国家治理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”的使命。在协商民主的进程中,提案工作既是制度的支点,也是民意的窗口。近年来,济宁市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大部署,以提案为载体、以协商为纽带,推动了一个个民生议题落地落实。三年来,全市政协共收到提案2189件,立案1926件,办复率100%,满意率超99%。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提案,如医养结合、医学影像互认、产教融合、智慧消防体系建设等,从政协会议走向百姓生活,从纸面建议变为幸福现实。同时,济宁政协还率先创新推出**“济事商量”“码上议”“五步督办法”“领导领办重点提案”“数字化管理平台”**等工作机制,形成了全过程协商的“济宁样本”。《协商济宁·为民之路》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创作,以“人民政协为人民”为核心主题,用纪录片的方式记录政协委员脚步下的民声、提案后的变迁、制度里的力量,讲述“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济宁”的真实故事。
二、创作原则
1. 政治上高站位 —— 体现政协制度优势与政治担当;
2. 内容上全覆盖 —— 涵盖“提案生成—协商办理—跟踪督办—成果转化—制度创新”全过程;
3. 表达上有温度 —— 用影像讲述人民故事,用细节传递政协温度;
4. 艺术上高水准 —— 借鉴央视政论纪录片叙事结构与美学语言。
三、创作主题与总体立意
政协提案,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最生动的表达。在济宁,从“济事商量”的圆桌,到“码上议”的指尖,政协委员的脚步,丈量着民生的深度;一份份提案,见证着人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影片以“民生协商、制度创新、为民履职”为三条主线,选取四个民生重点领域——养老、医疗、教育(就业创业、职教融合)、消防,讲述政协委员用协商推动发展的故事;同时展示济宁市政协的制度亮点:“全过程协商”“五步督办法”“领导领办重点提案”“提案数字化平台”“济事商量”“码上议”等工作品牌。
核心主题:展现济宁市政协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引领,在养老、医疗、教育(就业创业、职教融合)、消防等重点民生领域中,以协商促治理、以提案惠民生、以制度见真章的生动实践。《协商济宁·为民之路》——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济宁样本。
四、影片定位与目标
项目 | 内容 |
片名 | 《协商济宁 · 为民之路》 |
类型 | 央视政论纪录片式专题片 |
时长 | 约10分钟 |
风格 | 纪实 政论 温情 现代感 |
主题 |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济宁实践 |
关键词 | 协商民主 · 提案为民 · 制度创新 · 济宁样本 |
目标 | 展示政协济宁市委员会的履职成效、制度亮点与民生温度,形成传播力强的政协品牌形象。 |
五、叙事逻辑与结构布局
影片采用“镜头纪实 + 提案故事 + 制度升华”三层叙事结构,以政协委员的行动为线索,以群众幸福的笑容为情感主轴,贯穿“问题发现 → 建言协商 → 落实见效 → 制度固化 → 共识升华”的全过程。
序号 | 章节名称 | 时长 | 内容重心 |
1 | 序章:倾听的城市 | 1分钟 | 民生全景,引出主题:协商,让幸福可见 |
2 | 第一章:养老——老有所养,安有所依 | 2分钟 | 医养结合体系建设的提案成果 |
3 | 第二章:医疗——病有所医,心有所安 | 2分钟 | 医学影像云平台互认与智慧医疗提案成果 |
4 | 第三章:教育——学有所教,业有所成 | 2分钟 | 职教融合、青年就业创业提案亮点 |
5 | 第四章:消防——防患未燃,平安济宁 | 1.5分钟 | 智慧消防体系与安全治理成效 |
6 | 第五章:制度之光——协商的力量 | 1.5分钟 | 展现政协提案工作机制创新与制度高度 |
7 | 尾章:为民之路 | 1分钟 | 升华主题,情感与思想统一收束 |
六、影片旁白文案(约2000字)
【序章:倾听的城市】
(画面:清晨的济宁运河,老人晨练,学生上学,医生开诊,委员走进社区。)
旁白:
一座城市的温度,从倾听开始。
在济宁,每一份提案,都是民意的回响;
每一次协商,都是幸福的起点。
政协委员的脚步,穿过街巷、学校、工厂和乡村,
他们走访群众,调研企业,聆听百姓心声。
三年来,济宁市政协共收到提案2189件,立案1926件,办复率100%,满意率超过99%。
这些数字的背后,是群众的信任,是制度的力量。
协商济宁——一座会“商量”的城市,
让民声直达决策,让幸福触手可及。
【第一章:老有所养 安有所依】
提案亮点与成效:
· 提案名称:《关于完善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体系的建议》
· 亮点:出台“七大行动、二十九项措施”,推进“医养融合、康养并举”。
· 成效:全市建成医养结合机构120余家,社区养老中心覆盖率达91.6%,满意度连续三年提升。
· 机制:纳入“领导领办重点提案”制度,实行全过程跟踪督办。
(画面:委员走访养老中心、老人做康复、社区护理中心、医生查房。)
旁白:
老有所养,是民生的温度,也是政协的牵挂。
在委员们的调研中,“医养结合”成了高频词。
他们发现,养老设施建设不平衡、服务水平参差、医护资源分布不均。
一份《关于完善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体系的提案》,
迅速引起了重视。
市政协召开“济事商量”专题协商会,
民政、卫健、财政等部门同桌共议。
“七大行动、二十九项措施”出台,
“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”建设全面铺开。
如今,济宁全市建成医养结合机构120余家,
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91.6%。
“家门口养老、床边看病”成为现实。
老年人满意度连续三年提升,
服务体系跻身全省前列。
政协委员说:
“让老人笑得更从容,
就是我们提案最大的意义。”
【第二章:病有所医 健康相伴】
提案亮点与成效:
· 提案名称:《关于建设医学影像云平台互认体系的建议》
· 亮点:整合市级医疗资源,建立影像数据互认体系。
· 成效:78家医疗机构数据互通,检查结果互认率达98%,
群众就医成本平均下降30%,每年节省费用超1800万元。
· 机制:纳入“重点提案协商办理”机制,全程公开追踪。
(画面:医学影像云平台操作界面、病人就诊、委员走访医院。)
旁白:
健康,是最朴素的幸福。
几年前,一份《关于建设医学影像云平台互认体系的提案》,
在一次政协全会期间被重点关注。
委员调研发现,市区医疗机构影像数据“各自为政”,
群众看病重复检查、费用增加。
政协组织多方协商,医院、卫健、数据部门共议方案。
短短一年,一个覆盖全市的“医学影像云平台”正式上线。
如今,全市78家医疗机构实现数据共享,
检查结果“一次拍片,多院互认”。
患者就诊时间缩短40%,
每年为群众节省费用约1800万元。
同时,“基层医疗能力提升”提案推动了县域医共体建设,
优质医疗资源下沉,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服务。
政协委员用一份提案,
让数据流通起来,也让健康触手可及。
【第三章:学有所教 业有所成】
提案亮点与成效:
· 提案名称:《深化产教融合 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》
· 亮点:构建“政校企”协同育人体系。
· 成效:30余所职业院校与600多家企业合作,建成实训基地36个,
培养技能人才2.5万人,毕业就业率达96.3%,
青年创业扶持贷款累计超3亿元。
· 机制:设立“教育提案协商专场”,多部门联动办理。
(画面:职业学校实训课堂、青年创业团队、委员与企业负责人对话。)
旁白:
青年兴,则城市兴。
政协委员在调研中发现,
“就业难”与“招工难”并存,
教育与产业之间,缺少对接的桥梁。
他们提交了《关于深化产教融合 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提案》。
市政协牵头组织“产教融合协商会”,
教育、工信、人社、企业代表共商路径。
很快,一批政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投入使用。
目前,全市30余所职业院校与60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,
累计培训技能人才2.5万人。
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.3%,
青年创业扶持贷款超过3亿元。
政协委员的提案,让课堂走向车间,
也让年轻人的梦想,有了落脚的地方。
一场协商,让青春更有方向,
让未来更有希望。
【第四章:防患未燃 平安济宁】
提案亮点与成效:
· 提案名称:《关于提升城市智慧消防水平的提案》
· 亮点:构建“城市安全风险地图”与“智慧消防云平台”。
· 成效:实现1.2万处重点建筑联网监测,
出警效率提升30%,火灾隐患整改率98%,电动车火灾事故下降45%。
· 机制:建立“问题清单+协商督办+成效评估”协作机制。
(画面:消防监控中心、消防演练、委员现场调研、出警画面。)
旁白:
安全,是民生的底线。
在一次专题调研中,政协委员注意到——
高层建筑多、电动车充电难、消防设施老旧。
他们联合提交了《关于提升城市智慧消防水平的提案》。
市政协组织专题协商,消防、住建、通信、电力等部门
共同研究“城市安全风险地图”和“智慧消防云平台”的建设方案。
如今,济宁市已建成全省领先的智慧消防系统,
实现1.2万处重点建筑物联网实时监测,
出警平均响应时间缩短30%。
社区火灾隐患整改率达到98%,
电动车火灾事故同比下降45%。
政协委员说:
“我们不在火线,但要守住防线。”
防患于未燃,这正是协商的意义。
他们用一份提案,让安全看得见,让城市更安心。
【第五章:制度之光 协商的力量】
制度亮点与机制创新:
· “济事商量”:年均协商500余场,参与群众1.2万人次。
· “码上议”:三年收集民意2万余条,落实建议率达93%。
· “五步督办法”:提、办、督、评、回访全闭环管理。
· “领导领办重点提案”:形成“顶层+基层”协商联动格局。
· “提案数字化平台”:实现全过程管理、一案一号、全程可查。
(画面:政协会议、“济事商量”现场、“码上议”扫码界面、数字化平台。)
旁白:
协商,是济宁的治理密码。
“济事商量”——让群众和部门坐在一起,把问题摊开讲;
“码上议”——群众扫码留言,随时随地参与协商;
“五步督办法”——提、办、督、评、回访,全流程闭环;
“领导领办重点提案”——市领导带头领题督办;
“提案数字化管理平台”——让每一件提案都有记录、有回应、有结果。
过去三年,全市政协共组织协商议题1200余场,
“码上议”收集民意近2万条,落实建议93%。
制度创新,让协商更高效,让履职更精准。
政协工作从“文山会海”走向“掌上协商”,
从“单向建议”变为“双向奔赴”。
协商济宁,不只是制度的创造,
更是信任的表达、民心的凝聚。
【尾章:为民之路】
(画面:老人微笑、医生查房、学生挥手、消防员奔赴现场、委员调研、航拍夜色济宁。)
旁白:
从养老到医疗,从教育到安全,
一份份提案,串联起生活的温度。
政协委员的每一次商量,
都是对人民期盼的回应,
也是对“为民履职”最深的注解。
济宁政协,用脚步丈量民生,
用提案温暖人心。
从街巷小事到城市大局,
从民生福祉到制度创新,
每一份答卷,都有政协的身影。
协商,让民意有回应;
提案,让幸福有形状。
这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济宁实践,
也是一座城市最温柔的力量。
协商济宁——
一座听得见人民心声、
看得见制度之光的城市。
七、影像风格与技术标准
维度 | 央视级表现手法 |
镜头语言 | 航拍全景 × 会议纪实 × 群众原声 × 慢推特写 |
画面构图 | 圆桌与光线象征“协商”“共识”;动静结合,构图稳重 |
色彩体系 | 红金(信念)+蓝银(创新)+暖橙(民生) |
音乐配器 | 交响管弦 + 民族乐器(笛、古琴、二胡),营造庄重而温润的气场 |
旁白语态 | 权威中有温度,逻辑清晰、意象凝练、节奏稳健(参考《我们走在大路上》《协商之路》) |
制作标准 | 4K HDR,25fps,杜比音轨,CCTV播出规范制式 |
画面节奏 | 三段式结构:庄重开篇 → 案例叙事 → 思想升华 |
八、实施建议
阶段 | 内容 | 周期 |
前期策划 | 脚本深化、调研选题、协调拍摄 | 5天 |
拍摄执行 | 社区、医院、学校、消防、会议实拍 | 10天 |
后期制作 | 剪辑、配音、调色、原创音乐、动画包装 | 15天 |
审片发布 | 输出、审核、修改、交付 | 3天 |
九、政治与社会效果预期
层面 | 预期效果 |
政治效果 | 展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,树立政协典范样本。 |
思想效果 | 引导干部群众深入理解“人民政协为人民”的本质要求。 |
社会效果 | 增强群众对协商民主制度的认同与信任。 |
艺术效果 | 打造一部兼具政治深度与艺术感染力的精品政论纪录片。 |
品牌效果 | 塑造“协商济宁”全国政协系统宣传品牌。 |
十、结语(片尾精神语)
从一次商量到一次改变,从一份提案到一城信任。济宁政协,用协商的温度温暖民心,用制度的力量照亮征程。这,就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济宁样本——一座以协商凝聚力量、以制度托举幸福的城市。民声有回应,民意有回响,民主,在这里闪耀光芒。